童言話蒼洱
小小講解員培訓班
精 彩 回 顧
這個夏天,蒼山洱海畔的文化殿堂——大理州博物館,迎來了一群特別的“小主人翁”!
2025年7月8日至11日,為期四天的“小小講解員培訓班”火熱開啟。懷揣著對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的無限好奇,孩子們化身“大理文化小使者”,踏上了一段趣味與知識交織的成長旅程。他們用童真的視角觸摸大理的千年文脈,用清亮的童聲講述家鄉(xiāng)的動人故事??靵砜纯催@趟奇妙之旅的精彩瞬間吧!
Day1:啟程!博物館初體驗與指尖上的農(nóng)耕記憶
7月8日,陽光正好,大理州博物館“小小講解員培訓班”正式揚帆起航!開營儀式上,孩子們興奮地領(lǐng)取了博物館精心準備的文創(chuàng)筆記本,小臉上寫滿了期待,這可是記錄他們“文博修煉”的專屬寶典哦!開營合照儀式過后,專職講解員化身“引路人”,帶領(lǐng)孩子們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博物館奇妙漫游。從石器時代的遠古足音,到南詔大理國的輝煌印記,一件件沉默的文物在講解中“活”了起來,孩子們的眼睛里閃爍著求知的光芒,小手在筆記本上飛快記錄。
下午的重頭戲,社教部張亞敏老師帶來了超有趣主題研學活動——《陂池水田里的大理農(nóng)耕文明》。
觀看完央視的視頻《文脈春秋·大理篇》,帶著剛學習的知識,孩子們化身“小小考古研究員”,一頭扎進展廳,仔細端詳著出現(xiàn)在視頻里的“明星文物”,看那些講述古老農(nóng)耕故事的陶器文物??磯蛄??那就動手畫下來!畫完了?“手工達人”的超輕黏土登場!揉一揉,捏一捏,搓一搓,孩子們的小手仿佛有魔力,把陶水田模型上的水田、溝渠、水生動植物統(tǒng)統(tǒng)“復制”出來,大家制作的鴨子、荷花、青蛙、小魚形態(tài)各異卻充滿童趣。指尖上的大理農(nóng)耕史,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被“捏”進了記憶里!
Day2:字正腔圓!普通話修煉進行時
想當好講解員,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話是基本功!7月9日上午,擁有普通話一級乙等證書的馬曉秋老師閃亮登場,帶來干貨滿滿的《普通話基礎(chǔ)及運用》課程。
馬老師像一位聲音魔法師,耐心地一一“捕捉”孩子們不小心溜出來的方言小調(diào),“這個音要翹舌哦~”“那個聲調(diào)再揚起來一點~”“這里要加重音”。老師還示范講解了《張勝溫畫卷》,一時間,教室里,“a--o--e”的練習聲此起彼伏,孩子們學得格外認真,小舌頭努力地打著轉(zhuǎn)兒,目標只有一個:讓講解更動聽!
下午,修煉完“聲音武器”,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沖進展廳,開啟“實戰(zhàn)演練1.0版”!第一次站在展廳里背誦講解詞,難免有點小緊張,聲音忽高忽低,小眼神偷偷瞄著老師。但沒關(guān)系,邁出第一步就是最棒的!講解員在旁細心指導,鼓勵的聲音像春風:“對,就是這樣,內(nèi)容要再下去熟悉和補充哦?!?/p>
Day3:舉手投足皆風范!講解禮儀修煉手冊
7月10日,修煉繼續(xù)!上午的課堂迎來了重量級導師——云南省金牌講解員何七美老師,她帶來的《講解禮儀規(guī)范》課,簡直是“小小講解員氣質(zhì)速成班”。
站姿要挺拔如小松,手勢要優(yōu)雅不夸張,眼神交流要溫暖又自信……何老師親身示范,每一個動作都透著專業(yè)范兒。孩子們學得有模有樣,挺直小腰板,練習著“大家請往這邊看”的指引手勢,瞬間感覺“講解員氣質(zhì)”蹭蹭上漲!連走路都自帶“文化傳播者”的氣場了呢!
下午,帶著新鮮出爐的“禮儀秘籍”,孩子們再次走進展廳,信心滿滿地開啟“實戰(zhàn)演練2.0”!聲音更洪亮了,站姿更挺拔了,小手比劃起來也更有章法了。路過的游客叔叔阿姨投來贊許的目光,讓孩子們心里美滋滋的,講解起來更有勁兒了!
Day4:博古通今大考核!童聲綻放展風采
7月11日上午,社教部主任楊楓老師壓軸登場,帶來一堂精彩的《大理歷史文化概述》。楊老師像一位博學的故事大王,將大理的先民智慧、南詔大理的風云變幻、考古文化的獨特魅力娓娓道來,為孩子們幾天的知識碎片穿針引線,構(gòu)建起更清晰的大理歷史畫卷。孩子們聽得入了迷,小腦袋里裝滿了家鄉(xiāng)的“文化寶藏”,為下午的終極挑戰(zhàn)做足了準備!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到了修煉成果檢驗的時刻。經(jīng)過幾天密集的知識充電、技能打磨和實戰(zhàn)演練,孩子們早已摩拳擦掌。他們分組走進展廳,站在自己熟悉的展板前,深呼吸,開口——童聲童氣卻字正腔圓的講解流淌出來,小手堅定地指向展板細節(jié),眼神自信地與觀眾交流。那份專注和認真,儼然就是真正的“歷史代言人”!許多孩子表現(xiàn)超乎預(yù)期,講得清晰流暢,儀態(tài)大方得體,贏得了現(xiàn)場老師和大學生志愿者的一致點贊:“太棒了!聲音再大一點就更棒啦!”
收獲時刻,甜蜜綻放
考核的緊張剛剛褪去,驚喜的甜蜜立刻涌來!每一位順利完成挑戰(zhàn)的小小講解員,都光榮地獲得了大理州博物館頒發(fā)的“勤學小蜜蜂”獎項證書!這不僅是對他們四天來勤奮學習、勇敢實踐的肯定,更象征著他們像小蜜蜂一樣,在文化的百花園里辛勤采擷知識的芬芳。孩子們手里還捧著博物館特制的精美文創(chuàng)紀念卡片,上面印著博物館的珍藏和風光,這份獨特的紀念品讓收獲的喜悅加倍,小小講解員的小臉蛋上,笑容比洱海邊的陽光還要燦爛!
薪火相傳,未來可期
四天的“小小講解員”之旅圓滿落幕,但這顆熱愛文化的種子才剛剛破土發(fā)芽!令人驚喜的是,結(jié)營僅僅幾天后,7月15日,我們第一批“畢業(yè)”的小小講解員們就已經(jīng)正式上崗啦!他們穿著大理州博物館的志愿者服裝、佩戴著擴音器,自信地站在展廳里,用這幾天學到的本領(lǐng),為游客們講述家鄉(xiāng)大理的動人故事。
正式上崗
看他們從容講解的小模樣,誰能想到幾天前還是初次嘗試的“小萌新”呢?大理州博物館的老師們看著這群展翅初飛的“小蜜蜂”,滿心欣慰。你們的聲音或許稚嫩,卻飽含真誠;你們的腳步或許尚小,卻堅定地走在文化傳承的路上。蒼山洱海聽見了你們的童聲,大理州博物館的文物因你們的講述而煥發(fā)新生。
結(jié)營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愿你們帶著這份對家鄉(xiāng)文化的熱愛,繼續(xù)探索,勇敢表達,將大理的動人故事講給世界聽!大理文化的未來,因你們這群勤勞又閃亮的小小講解員而更加閃耀!
來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責編 張楠 盧格(實習生)
審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