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雪未老,洱海月常新。2024年云南全省旅居人數突破390萬人次,旅居消費貢獻超400億元的亮眼成績單,正推動云南加速向“全球旅居目的地”轉型。作為云南文旅標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率先以“生態(tài)旅居+非遺活化”雙輪驅動模式破題——5月21日,“風起蒼洱·粵見大理”灣區(qū)文旅招商推介暨云品展銷活動將在廣州東方賓館啟幕。這場跨越山海的對話,將讓大理千年的文脈與灣區(qū)的時代脈搏同頻共振。
(大理崇圣寺三塔)
山水為媒:大理旅居的詩意表達
大理州緊扣省委省政府“旅居云南”品牌升級要求,從洱海的碧波蕩漾到蒼山的雪影云嵐,從古城青石板路的晨鐘暮鼓到鄉(xiāng)村田野的稻浪花香——大理的旅居經濟,始終在山水與人文的交織中書寫著獨特的詩意。
蒼山為憑,洱海為證,珠江潮涌,共話未來,此次大會將會給粵港澳大灣區(qū)的文旅投資者帶來大理最新的旅居項目。大理市以“風花雪月”為底色,將千年古城的歷史肌理與現代旅居理念完美融合。崇圣寺三塔的梵音回蕩中,“數字游民基地”吸引著全球創(chuàng)意工作者;洱海生態(tài)廊道的騎行道上,新能源游船劃破晨霧,讓旅居者在山水間邂逅科技與生態(tài)的和諧共生。
(大理蒼山洱海)
洱源縣延續(xù)著徐霞客筆下“溫泉漱玉”的千年沐浴文化,地熱國溫泉升騰的霧氣中,“高原水鄉(xiāng)旅居綜合體”正在續(xù)寫新的療愈篇章。這里的溫泉不僅溫暖身體,更以獨有的礦物質成分為現代人提供身心放松的港灣;賓川這片充滿靈性又甜蜜的土地上,不僅被譽為中國水果之鄉(xiāng),也帶來了現代人的心靈凈土雞足山旅居項目,作為享譽南亞東南亞的佛教圣地,雞足山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絕美的自然風光,構建起獨具特色的禪意旅居體系。
大理旅居的多元化不止在于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還有獨具風貌的自成一派的非遺人文。劍川縣的木雕刀鋒游走處,茶馬古道的馬蹄聲仿佛仍在回響,這里的非遺工坊與民宿集群相得益彰,每一處雕花都是穿越時空的印記,讓旅居者在一鑿一刻間感受千年技藝的溫度;一動一靜,彌渡縣作為《小河淌水》的故鄉(xiāng),將婉轉的民歌旋律融入旅居體驗,傳統(tǒng)骨傷療法與現代康養(yǎng)的創(chuàng)新結合,讓非遺技藝成為打開身心療愈之門的鑰匙,在舒緩的療程中感受東方智慧的魅力。
(大理崇圣寺三塔)
這些獨具特色的旅居項目,如同散落在蒼洱大地的明珠,以文化為魂,以生態(tài)為基,共同編織出“有一種生活叫大理”的動人畫卷。在這里,旅居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場與歷史對話、與自然共鳴的心靈之旅。
非遺為韻:老手藝成為新產業(yè)
大理的非遺,從未停留在博物館的櫥窗里。它們活在扎染的藍白變幻中,活在銀器的鏨刻叮當里,活在沱茶陳香的歲月沉淀間。
(大理白族扎染)
白族扎染,璞真扎染將千年技藝化為當代藝術,每一幅作品都是大理天空與洱海波光的定格;鶴慶銀器,工匠一錘一鏨,敲打出“小錘敲過一千年”的傳承,如今更與時尚設計碰撞,讓銀飾成為可佩戴的文化符號;下關沱茶,百年工藝的醇厚,正通過茶旅融合的新模式,讓世界品味“東方樹葉”的時光之味等大理特有的非遺項目,將在活動現場以沉浸式展演呈現,讓灣區(qū)客商觸摸到大理文化的溫度。
(云南下關沱茶)
(鶴慶銀器鍛造工藝)
云品為橋:從蒼洱到灣區(qū)的風味之旅
大理的物產,是山水與人文共同孕育的饋贈。此次推介會,不僅是一次商貿對接,更是一場風味與文化的傳遞。
云龍諾鄧火腿,諾鄧鹽與高原豬肉的邂逅,成就了“時間的腌漬藝術”;歐亞乳業(yè),蒼山牧場的純凈,化作一杯杯航天級品質的乳品;漾濞核桃,千年古樹的果實,承載著“中國核桃之鄉(xiāng)”的生態(tài)智慧等,這些“優(yōu)質云品”,將借此次推介會亮相粵港澳大灣區(qū),讓世界看見云南大理風物的獨特價值。
本次推介會將以“旅居云南”為引領,聚焦文化旅游招商、優(yōu)質項目推介及云品品牌展示,邀請來自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知名企業(yè)代表、行業(yè)協(xié)會、文旅機構和采購商參會,搭建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平臺?,F場將通過專題推介、項目簽約、歌舞展演、非遺體驗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現大理文旅融合發(fā)展的新成果;通過將大理‘慢生活美學’與灣區(qū)‘快經濟實力’深度鏈接,全面提升“旅居大理”品牌在灣區(qū)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通過文旅與非遺的聯動,構建‘文旅引資—產業(yè)反哺—消費閉環(huán)’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產業(yè)生態(tài),讓大理不僅成為旅居目的地,更成為一處與歷史對話、與自然共鳴的心靈居所。
風已起,只待君來!讓我們攜手大理,共創(chuàng)旅居產業(yè)的美好未來!
來源 云南日報-云新聞
責編 劉榕杉
審核 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