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大理州博物館人氣持續(xù)上漲,“到博物館去”感受歷史文化、樂享假期,成了節(jié)日新風尚、新選擇。為了更好地滿足觀眾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惠民服務效能,大博延長了開放時間,假期共接待參觀游客13107人次,較去年同比增長30.08%。
為更好地保障游客的參觀體驗,大理州博物館積極組織志愿者開展國慶節(jié)假期志愿服務,來自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的志愿者團隊積極投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他們通過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為祖國獻禮,成為博物館一道溫暖而靚麗的風景線。
志愿講解之旅,傳遞文化之美
國慶佳節(jié),喜慶氛圍洋溢,為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加深入地了解我館的館藏文物和歷史文化,我館提供定時公益講解服務。大學生志愿者們主動承擔起講解志愿服務,讓大家在了解文物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國慶期間共進行14場定時公益講解,服務觀眾500余人次,展現(xiàn)了志愿者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熱情服務。
助力社教活動,探索中華文化
為增強公眾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與認識,我館在國慶假期開展了“與‘龍’的奇遇”主題社教活動,志愿者們積極熱情地協(xié)助觀眾兌換大理州博物館紀念卡片500多張。本次活動結合了趣味性與教育性,通過展覽、互動體驗等方式,讓參與者深入了解“龍”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地位與象征意義。
開展多樣服務,營造文明形象
為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觀眾需求,志愿者們積極提供前臺咨詢、引導游客文明出行。她們身著志愿服,文明用語、禮貌待人,堅守在游客中心和停車場,他們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熱情周到的服務,為觀眾營造溫馨愉悅的假期參觀體驗。
10月6日,志愿者任雪敏、周夢雨在休息區(qū)撿到游客遺失的物品,經(jīng)過仔細尋找與聯(lián)系,第二天將物品寄還給失主,并獲得了游客的好評和感謝。志愿者讓拾金不昧這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美德在志愿服務里得以體現(xiàn)。
國慶假期,大理州博物館志愿者以“志愿紅”為底色,默默堅守在服務的最前沿,以飽滿的熱情和專業(yè)的態(tài)度讓每一個來到大博的人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在無私奉獻中,深刻詮釋了志愿精神的內(nèi)涵。
來源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責編 吳珂
校對 湯雁玲
審核 古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