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實至名歸。3月15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劍川縣成為大理州第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第14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截至目前,大理州共有3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即大理、巍山、劍川,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多的地(市)。
大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國務院批準公布
巍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國務院批準公布
劍川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23年國務院批準公布
這三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是大理州的顏值擔當
你去過幾個?
↓ ↓ ↓
大理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大理,地處云南中西部,是我國唯一的白族自治州,也是聞名于世的電影“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唐、宋時期分別出現(xiàn)在這里的“南詔國”和“大理國”等地方政權,相繼延續(xù)500多年,留下了無數(shù)美麗動人的傳說。以白族先民為主的大理各民族,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主動汲取、接受中原文化的長期熏陶,形成了大理博大包容的和諧文化,被西方學者譽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多元文化與自然和諧共榮的典范”。作為中國最有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和“風花雪月”的原鄉(xiāng),大理有著極為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與生俱來的“靈性”。
大理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云南省歷史文化資源最富集的州(市)之一。自1982年大理古城列入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來,全州共有各級歷史文化名城(鎮(zhèn)、村、街)32個,其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3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4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6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10個;中國傳統(tǒng)村落130個;歷史建筑544處,各項歷史文化資源均位居全省前列。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蔽挥谏n山洱海之間的大理古城,西倚一字橫列的蒼山,東瀕碧波蕩漾的洱海,這種“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雄秀相間、剛柔并濟的山水環(huán)境格局,使古城增輝添彩。橫列如屏的蒼山,雄偉壯麗;明珠般的洱海,清澈如鏡,加之壩區(qū)牧歌式的田園風光,構成了優(yōu)美絢麗的高原景觀,這山山水水之間所包涵的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民族風情,更富靈氣和迷人的魅力,吸引著往來的游人。
下關風吹上關花,洱海月映蒼山雪。“風花雪月”構成了大理四大景致的獨特代表。大理之美,在于風吹漫漫,在于四季花開,在于白雪皚皚,在于月圓月缺;來到大理,便可以遇見清風,可以隨心而動,可以品味鄉(xiāng)愁,可以覓得遠方。有一種生活叫大理,大理不只是一座城市,它更是中國人的詩和遠方。在這個飽含理想、充滿溫度的世界,生活便是答案,答案就在大理。
巍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巍山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是南詔國的發(fā)祥地和故都、紅河的發(fā)源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內(nèi)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擁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最佳魅力名縣”“中國低碳旅游示范區(qū)”等榮譽稱號,巍山的“南詔古都”“彝祖故里”“道教圣地”“鳥道雄關”“紅河之源”“和諧回村”六張旅游名片得到成功打造,“一山”(巍寶山)、“一城”(巍山古城)、“一村”(永建東蓮花村)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外游客的向往之地。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古城內(nèi)25條街、18條巷呈棋盤式標準的井字型結構。古城中的古建筑群眾多且工藝精湛,獨具民族風格特色,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建筑藝術價值。巍山古城被稱為“活著的古城”,其獨有的南詔根源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的市井文化構成了巍山古城獨有的文化內(nèi)涵,成為了旅游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獨特資源優(yōu)勢。
漫步巍山古城,一磚一瓦,皆是歷史留下的印記。在這里,時針仿佛被撥慢了轉動的速度。如果逛累了,找一個小茶館,喝茶、聊天、曬太陽,和美好的下午撞個滿懷;或者吃青豆米糕、扒肉餌絲、一根面等各種特色小吃,來滿足你的味蕾,感受舌尖上的驚喜和跳動,感受濃濃的煙火氣息......
劍川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劍川,古稱義督(納西語,意為“南邊的大門”),5300年前已有先民活動,南詔設劍川節(jié)度為行政建置之始,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建城史?,F(xiàn)有古城為明代所建,古城城區(qū)所在區(qū)域為明代至今州、縣的治所所在地。
劍川地處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自古以來是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商貿(mào)重鎮(zhèn)、文獻名邦和軍事要沖。劍川與中國悠久連續(xù)的文明史有直接和重要關聯(lián),是云南文明之源、“稻麥復種”源頭、南詔石窟勝地、古城演變“活化石”、中國木雕之鄉(xiāng)、白族文化寶庫和滇西革命搖籃,能夠突出體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多樣性,集中反映滇中地區(qū)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或見證多民族交流融合,具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應有的重要歷史文化價值。
截至目前,劍川縣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1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7處;縣域范圍內(nèi)已公布歷史建筑152處,其中中心城區(qū)有83處。劍川擁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1個、中國傳統(tǒng)村落25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2片、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56項。
劍川以一湖,三山,兩城之勢,如雄鷹般振翅于大理雄鷹之下,名雕名曲名人名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皆是異彩紛呈。置身劍川,感受劍川古城古韻悠長;聽一曲劍川白曲,追尋跨越千年的盛世妙音;看一看劍川木雕、白族扎染、黑陶等非遺產(chǎn)品,感受白鄉(xiāng)人民精湛的技藝;或去滿賢林邂逅千獅奇觀,或去沙溪古鎮(zhèn),把時間遺忘,過向往的生活......
(劍湖濕地風光 蘇金泉 攝)
(劍川白曲)
(劍川木雕)
大概每個人心里
都有一座屬于自己的老城
大理州這三座顏值擔當?shù)墓懦?/p>
因為它的厚重歷史文化
淳樸的民風民俗
以及煙火氣
讓它在眾多古城中
變得“清新脫俗”
趁著春光正好
一起來打卡吧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李美溶 整理來源:大理州人民政府網(wǎng) 大理發(fā)布 大理文旅 大理廣播電視臺責編 代汪媛審核 劉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