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
古稱“云南”
據(jù)記載
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漢武帝見瑞云現(xiàn)于南中
遣使遺之
遂置縣于云南驛
后因省縣同名
改稱祥云縣
明代
云南縣城從云南驛遷往“洱海衛(wèi)”城
即今天的祥云縣城
從此
云南驛僅作為驛站保留了下來
千年的時光過去
留下的也不過是那時的燦爛一角
今天的云南驛
從遙遠的漢唐至今
已在歷史的沉浮中靜靜守護了兩千多年
卻依然散發(fā)著光輝
據(jù)記載
清代的云南驛曾成為茶馬古道上
最重要、最繁華的集散地
七彩祥云
從山的這邊到山的那邊
變換著角度和形狀
走在云南驛古道上
磨得光滑的“引馬石”
格外耀眼
映射著那時的繁華
無論清晨或傍晚
帶領我們緩緩走近舊時的歲月
祥云有個鐘鼓樓,半截插在云里頭。
初一去燒香,十五才下樓。
可見
當時的鐘鼓樓
是全城的最高建筑
瓊樓玉宇
雕梁畫棟
云南煥彩
氣勢恢宏
繪就祥云鐘鼓樓之大觀
祥云這片熱土上
成長了一批批英雄兒女
作為云南省革命老區(qū)之一
祥云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史
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
探尋紅色足跡
便先從英烈故里王家莊開始吧
作為王復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的故鄉(xiāng)
王家莊紅色文化無處不在
王復生、王德三、王孝達等多名祥云籍烈士
點燃了這塊遼闊大地上革命的星星之火
鐘鼓樓曾是紅二軍團
過祥云城戰(zhàn)斗舊址
將軍第曾是紅二軍團指揮部遺址
時光遠去
仿佛還能看見那時的
革命戰(zhàn)士走在祥云土地上的身影
追隨五彩云朵
走近祥云
“九鼎云峰”白云繚繞
“萬花溪水”清流淙淙
“青海月痕”如詩如畫
……
“古八景”的美景
讓人沉醉
雖部分景觀只剩遺址
曾經(jīng)的美好卻定格在人們心間
青海湖作為
大理29個最佳愛情表白地打卡點之一
不可不提
漫步湖邊
看四周山巒巍巍
湖中水波粼粼
夜晚
湖畔可見“青海月痕”的美景
妙極
作為滇西峽谷與滇中高原結合部的祥云
境內生活著漢、白、彝、苗等多個民族
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唱響了祥云多元文化之歌
七宣村“啞巴節(jié)”、彝族火把節(jié)、老里么村“拼火節(jié)”等
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歌會
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當祥云土陶遠銷東南亞
草帽走遍大江南北
土鍋、琺瑯銀器、土堿等聞名四海
打上“祥云”的標簽……
天馬豆腐、彩云紅梨、米甸“泡核桃”等吃食
時刻體現(xiàn)著祥云味道
山川河湖
歷史人文
祥云牽著古云南的瑞氣走來
也將抬頭走向更遼闊的未來
云南之源
彩云之鄉(xiāng)
這里
——是祥云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林燕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祥云縣文化和旅游局 祥云時訊 趙功修 王自林 圖
責編 劉榕杉
審核 馬永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