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全面提升大理文化旅游傳播影響力,展現(xiàn)大理文化旅游形象,大理文旅融媒體中心在大理州文旅局的指導下,深入大理州各縣市文旅部門、文旅企業(yè)和相關場所,推出“一月一縣市 全域看大理”系列報道,旨在描繪好風光、講述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展示新亮點,依托大理文旅、文旅頭條全媒體傳播渠道,通過圖、文、視頻、直播等傳播方式,全面宣傳展示大理的景色之美、人文之美、發(fā)展之美,帶你一起發(fā)掘“六個大理”新魅力!
滇西以南,蒼洱一隅,有著獨具特色歷史和人文景觀的巍山,在這片資源豐富的沃土上譜寫著悠久燦爛的篇章。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城、星羅棋布的文物古跡、絢麗多彩的民族風情,不斷散發(fā)出歷史的醇香,訴說著巍山千百年來的故事。
“有水的地方一定有風景,有河的地方一定有文明?!蔽∩?,是紅河發(fā)源地,孕育了南詔文明。奔涌向前的陽瓜江,萬千候鳥振翅飛越的雄關,漸行漸遠的馬幫文化,無不見證著巍山的璀璨。如今,歷史的風云散去,留下的巍山,最終成為人們心中的地標,永不消散。
立足文物資源
扎實推進文保工作
近年來,巍山縣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嚴格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采取切實可行的保護方式,加大力度,認真做好縣內文物的保護、規(guī)劃和維修等工作。
上世紀80年代至今,巍山縣積極申請本級和上級項目資金,對長春洞、南詔鎮(zhèn)古建筑群、巍寶山古建筑群、拱辰樓、星拱樓、文筆塔、東蓮花民居建筑群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實施了修繕,使文保單位的修繕覆蓋面達到了75%。2020年,啟動了未列級的文物民居修繕保護工作,搶救了一批瀕危的民居。
據(jù)巍山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文博副研究館員范斌介紹,截至目前,巍山現(xiàn)有不可移動文物點267處,經各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70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州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4處。
推進文物修繕
加大文物保護力度
巍山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朝代更迭,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古城跨越滄桑得以保留下來,如今的巍山古城,有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中國名小吃之鄉(xiāng)”等多項桂冠,以古城為中心,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彝族打歌之鄉(xiāng)”等若干稱號。古城以及城內的人文景觀都被列為了重點保護對象。
在很多人眼里,以古城為中心的巍山容貌依舊,是個適合休閑的慢節(jié)奏天堂,當然,這離不開對文物妥善地修繕和保護。
位于巍山古城東門外的東岳宮,始建于明末,2012年被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至今,巍山縣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700多萬元,對東岳宮進行了整體修繕,同時實施了消防、電力線路、景觀綠化等工程。雄偉壯觀的建筑、錯落有致的院落散發(fā)出古老的韻味,行走其間,仿佛穿越百年時空隧道,走進歷史。東岳宮管理人畢志國說,目前,各項開放的設施基本配齊,正在進行最后的完善和人員培訓,年內將向公眾開放。
推動文旅融合
為文物保駕護航
文華書院因地處文華山麓而得名。清光緒元年(1875年),由蒙化同知蕭培基始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成立勸學所,改文華書院為高等小學堂。
在巍山古城的東北隅,玉皇閣、文華書院、蕭公祠(江西會館)三組古建筑群以東西向呈三條軸線由北向南依次排列,規(guī)模宏大,這便是南詔鎮(zhèn)古建筑群,2016年至2019年,國家、省州和巍山縣共投資3500萬元,對文物本體建筑進行了全面修繕,同時實施了安防、消防、防雷、景觀綠化等,使古建筑具備了開放的硬件條件。
2021年8月1日,巍山縣文化和旅游局將文華書院托管給華僑城世博集團旗下巍山公司進行業(yè)態(tài)植入和運營管理。目前巍山公司再投資近3000萬元,按文華書院古建筑群原有建筑風格和使用功能,進行室內裝飾裝修,利用不同文化空間,彰顯文華書院深厚的文化底蘊。
據(jù)巍山公司經營部總監(jiān)孟波介紹,在書院里,可以“品書香,聞書鳴,交書友”,致力于將文華書院打造成為巍山的全新文化地標。書院內展示有3000余冊各類古籍善本、142份巍山蒙化府地方文獻、130余塊各朝代硯臺朱砂墨、124件石刻文字起源系列、167個清代百家姓氏圖騰瓷盤、一套清代活字印刷模板,其目的是增強文華書院的歷史厚重感。自今年4月30日對外試運營以來,入院人數(shù)已近20萬。
“我們正在進行文創(chuàng)系列產品開發(fā),目前已有多個文創(chuàng)品類可供游客購買。后續(xù)我們也將不斷優(yōu)化文創(chuàng)設計和品類,用優(yōu)質產品增強文化認同。”孟波說。
范斌表示:“下一步,我們一方面仍要加大文物保護宣傳力度,進一步提升群眾和全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形成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將多方面爭取項目,整合社會保護資金,探索更多合作共贏的保護形式,修繕保護和活化利用兩手抓,修繕好一處,就對外開放一處,切實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展示好?!?/p>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林燕 文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 巍山縣文化和旅游局 華僑城世博集團旗下巍山公司 王澤航 范斌 孟波 圖
責編 謝同希
審核 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