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號18:00,CCTV-1的《正大綜藝》播放了一場浪漫的大理之旅,欄目組為了體驗大理特色慢生活,特意向大理本地居民征集意見,整理出來大理必須打卡的五件小事:去洱海生態(tài)廊道騎自行車、親手做一次鮮花餅、去一次蒼山、吃乳扇、體驗一次扎染技藝。
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節(jié)目組的腳步,一起去體驗大理的“生活氣息”吧!
騎行洱海生態(tài)廊道
生態(tài)廊道的風總是輕柔而涼爽,在沿路盛開著鮮花的廊道中緩緩騎行向前,一邊是巍峨聳立的蒼山,另一邊是溫柔和煦的洱海,海邊低垂的柳樹隨風搖擺,美不勝收。
(王澤航 攝)
生態(tài)廊道環(huán)洱海而建,這里不允許機動車駛?cè)耄T行成為了除散步外最受歡迎的游覽方式之一,還能偶遇同樣騎著自行車巡邏的消防隊伍——“火焰藍”自行車巡查隊。這是大理特有的消防巡查方式:騎著山地車,穿梭在小巷之中,沒有噪音,沒有污染。
手作鮮花餅
在大理214國道的兩側(cè),繽紛絢麗的花田如同畫家的顏料散落在大地上,其中,在一部分種植食用玫瑰的花田中,還能體驗到手作鮮花餅的過程。
挎著竹籃在大紅玫瑰搖擺的花枝間穿行,將嬌艷碩大的玫瑰一朵朵摘下,晾曬掉表面水分揉在面團中,做成一個個粉紅的玫瑰團子,包上提前腌漬好的香甜玫瑰蜜,輕輕搟壓成餅狀,再用手指捏出花瓣的形狀,這一朵朵的“玫瑰”烘烤出來,就是熱乎乎、香噴噴的鮮花餅了。
賞蒼山高山杜鵑
《正大綜藝》拍攝時,正值蒼山洗馬潭杜鵑盛開,這些盛開于云海之中的高山杜鵑燦若星子,在海拔近4000米的蒼山之巔,點綴在明珠一般的洗馬潭之側(cè)。
(董孟良 攝)
乘坐“蒼山洗馬潭索道”上山,沿著穿梭于高山叢林之中的棧道一直行走,抵達洗馬潭附近,即可看到大片的杜鵑盛開。這里涵蓋了四十多種杜鵑品種,顏色或淡雅清俊,或艷麗燦爛,在云霧繚繞之下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品嘗大理特色乳扇
云南十八怪之一,叫做“牛奶做成片片賣”,這里說的就是乳扇。在大理古城的街上,到處都是這種“牛奶片片”,往往被大理人以炸和烤的方式制作成美味街頭小吃。
(趙立林 攝)
將長條片狀的乳扇一頭夾在劈開的竹棍之上,攤開放在炭火上,邊烤邊刷上花香撲鼻的玫瑰糖,待烤至金黃酥軟后輕輕卷成筒狀,一份烤乳扇就做好了。大大地咬上一口,奶香愈濃,口感綿而韌,再加上玫瑰糖的香甜,令人欲罷不能。
體驗扎染制作
藍布輕飄,在大理的藍天之下隨風起舞。白族扎染技藝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以大理市喜洲鎮(zhèn)的周城村最具代表性。2006年5月,白族扎染技藝被國務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王澤航 攝)
扎染以板藍根、蓼藍、艾蒿等天然植物制作的藍靛溶液為主要染料,又以扎染和浸染兩道工序最為重要,初次嘗試扎染制作,可選擇傳統(tǒng)花紋中相對簡單的小蝴蝶、馬齒花等圖案。如今,周城扎染的品類繁多,與現(xiàn)代大理生活一同推陳出新,始終覆蓋著大理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大理人不能淡忘的“鄉(xiāng)愁”。
有一種生活叫大理,大理的生活散漫而自在,每一個來到大理的人,都能從大理的生活氣息中,尋找到獨屬于自己的角落,成為在風花雪月的美景之中的自在大理人。
除了文中提到的這些地方之外,大理還有很多美景、美食和新玩法等待大家的探索。你要來大理看看嗎?
文旅頭條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曼玉 文
部分圖片來自《正大綜藝》節(jié)目截圖
責編 代汪媛
審核 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