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正所謂冬去春來。今年的大寒和臘八剛好是同一天,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濃濃的年味兒給整個寒冬帶來了喜慶和溫暖。
臘八這一天,自古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tǒng),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的風(fēng)俗。臘八粥,也叫做“七寶粥”“五味粥”,不同的地區(qū)用料和口味也有所不同。多用小米、糯米、紅棗、花生、蓮子等多種食材,經(jīng)過小火慢熬,香甜軟糯、暖胃易消化,既適宜寒冬養(yǎng)生,還有五谷豐登、圓滿吉祥的美好寓意。雞足山歷年有施粥的傳統(tǒng),今年因疫情將取消,改為“送福送對聯(lián)”。
雞足山往年施粥活動
春節(jié)的序幕也自此開啟,家家戶戶開始忙著做一件事——準(zhǔn)備過年。在大理鄉(xiāng)村的街貨攤上,花生、紅糖、餌塊粑粑、春聯(lián)、紙燭等“年貨”紛紛登場,農(nóng)家屋檐下曬掛起臘肉、香腸,勾起無數(shù)人久違的鄉(xiāng)愁記憶。用新鮮豬肉等做成的原汁原味的“土八碗”,彌漫著濃濃的鄉(xiāng)土人情味道。
臘冬里,在大理白族人家的餐桌上,一道當(dāng)?shù)厝耸窒矚g吃的“涼菜”——凍魚也是常見的主角,它是大理特色名菜之一,從南詔流傳至今,是白族人民用來招待客人的傳統(tǒng)美食。一般選新鮮的個頭偏小的鯽魚,配料中,花椒、木瓜干和辣椒面是必不可少的,待魚煮好,放在器皿內(nèi)經(jīng)過冬日夜間自然低溫“凍”緊實而成,吃起來涼而不冰,鮮酸香辣,令人欲罷不能。小院里擺上一張桌子幾個凳子,一碗凍魚、一碗青菜湯、一碗飯,“吃凍魚,曬肚皮”,便是冬日里一大幸福樂事。
大寒時節(jié),也正是一年中欣賞雪山美景的好時候。眼下,大理蒼山在經(jīng)歷了新年的初雪過后,群峰披白,玉樹瓊花,地上的小草也結(jié)著厚厚的冰甲,乘坐直抵山巔的洗馬潭索道一路穿越云海,一片雪國風(fēng)光如童話世界,呈現(xiàn)在人們眼前。
藍天、白云、雪山、云海齊聚,賓川雞足山美不勝收,往日蒼翠碧綠的山峰和古樹銀裝素裹,在云霧縹緲間,漫山霧凇如畫。登臨金頂寺觀景臺,四周天地一片白茫茫,讓人渺然塵世,宛若身處仙境。
在北風(fēng)凜凜的蕭瑟中,雞足山虛云寺的百年古梅競相開放,盛花似雪、芳香四溢,蔚為壯觀。千萬朵梅花在嚴(yán)寒中,以一抹生機、一抹靈動,在深山古剎間傲然挺立,更添了幾分驚艷和詩意。
梅花香自苦寒來,大寒至,接下來便是歲末新始,春日芳菲已近,相信大家都可守得云開待春歸!
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夏仕華 文
大理旅游集團、賓川雞足山景區(qū)、閑大理、李文海 圖
編輯 沈藝
審核 陳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