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來,各族人民齊歡唱,賽馬唱歌做買賣” 這是一個激情四射的節(jié)日,這是一個萬民同歡的盛會。
大理三月街又名“觀音市”,為滇西第一大集市,歷史悠久,素有“千年趕一街,一街趕千年”的美譽。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把這一傳統(tǒng)盛會定為三月街民族節(jié)。
2008年,大理三月街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據(jù)《白國因由》記載:“年年三月十五日,眾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觀音處。后人于此交易,傳為祭觀音街?!焙髞黼S著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對外貿(mào)易的需要,在佛教集會的基礎上形成的三月街逐漸演變成具有濃厚民族色彩的貿(mào)易集市和節(jié)日盛會,并且一直保持著繁華熱鬧的景象,經(jīng)久不衰。明代嘉靖進士、白族史學家李元陽編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這樣的文字記載:“觀音節(jié),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mào)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知是觀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燒香,四方聞風,各以貨來也?!?/p>
三月街歷1300多年而不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理在歷史上所處的重要地位和地處“中國南方絲綢之路”中心站的特殊環(huán)境所決定。
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五在大理城西的蒼山腳下舉行,會期少則5日,多則半月。每年農(nóng)歷三月正是大理鶯飛草長,春和景明的大好風光,如此盛會,正是體驗白族風情的絕佳機會。
徐霞客在其《滇游日記》中清晰記錄了公元1636年三月街的情景:“俱結棚為市場,環(huán)錯紛紜……千騎交集……男女雜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無不至,滇中諸蠻物亦無不至?!?/p>
每年的三月街上,中藥材交易、大牲畜買賣、土特產(chǎn)銷售、其他生產(chǎn)生活用品交易十分興盛,其中尤以中藥材交易為最。
西藏蟲草、麝香、雪山天麻、藏紅花、蒼山貝母、四川杜仲等都能見到,藥材交易量大且種類繁多,為滇西之最。
民間有“三月街到藥市聞聞藥香,可保一年平安”之說。永平黃燜雞、三營驢湯鍋、涼雞米線、豌豆粉……三月街上讓人饞涎欲滴的美食,是三月街吸引人的一大亮點。
時至今日,三月街的盛況更勝從前。除唱歌、跳舞、做買賣外,賽馬大會、民間文藝匯演、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成果展演等文體活動也是精彩紛呈,奪人眼球。
三月街不僅是云南最大的民間傳統(tǒng)貿(mào)易集市,同時也是一次民族文化的盛典,已成為大理各族群眾內(nèi)心深處無法割舍的一種節(jié)日情懷和民族心理上積淀深厚的一種文化認同。
▼以下是三月街盛況的照片▼
(老照片-三月街開幕典禮主會場)
(老照片-街場)
(老照片-三月街文藝匯演)
(老照片-嗩吶隊)
(老照片-大牲畜交易市場)
(老照片-賣馬)
(老照片-藥材交易)
(老照片-外國游客逛三月街)
▽近年的三月街▽
(霸王鞭舞蹈表演 楊士斌攝)
(三月盛會 張繼麟攝)
(三月街民族節(jié)表演 趙霽宇攝)
(三月街民族節(jié)文藝匯演 陶嘉隆攝)
(三月街對歌 郭玉珍攝)
(三月街賽馬會 楊志兵攝)
(三月街民族節(jié)游客品嘗“永平黃燜雞” 陶嘉隆攝)
(廚師正在烹制“永平黃燜雞” 陶嘉隆攝)
來源 “大理非遺”微信公眾號
文 王曉云
責編 謝同希
審核 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