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云南現(xiàn)代旅游新商品供銷體系的重構是全省推動“旅游市場整治”之后一大重要課題,也是文旅產(chǎn)業(yè)疫后振興、提質增量、轉型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理州積極推進文旅融合發(fā)展、推動大滇西旅游環(huán)線樣板示范區(qū)建設,重構大理現(xiàn)代旅游新商品供銷體系,梳理以“金木土石布”為代表的大理特色文化商品和綠色食品,為游客推薦放心買、值得買的“大理好禮”。
在傳統(tǒng)的大理彝族服飾中
結繩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彝族婦女帽子上的流蘇、背后的飄帶、身上裝飾的掛件等
都需要以結繩工藝編織出五彩的繩結
作為各種配飾的連接和支撐
結繩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
手藝嫻熟的人編織出的結繩
模樣渾然流暢、樣式精巧
摸起來手感細致、紋樣平滑
位于大理市下關西南方向約6公里的吊草村
有一個大理本地彝族手工藝品牌“結繡門”
創(chuàng)建品牌的大理彝族青年瞿標祥
憑借著一手結繩功夫
將以大理彝族的手工結繩工藝品
包括手繩、項鏈、腰帶、墜飾等
賣到了全國乃至世界
結繡門的所有結繩飾品
皆選用以海洋垃圾回收再利用生成的
人工尼龍纖維制作的“環(huán)保再生線”
且采用同樣環(huán)保無公害的色素上色
色牢度得到國際標準認證
以這樣的線編織出的結繩耐磨度高,不易掉色
甚至沐浴時都不用摘下,很是方便
傳統(tǒng)的手繩款式較為簡單
多為大紅色或純黑色的“素繩”
但結繡門的手繩產(chǎn)品大為不同
瞿標祥在對外貿易的過程中
結合了中西方多種編織工藝
(如代表了“幸運和希望”的四葉草紋樣
和象征著“誠實的愛與不變的友情”的八字結)
融入不同的裝飾飾品
(如“路路通”、各色寶石、金屬飾品等)
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了不少結合傳統(tǒng)文化
和時尚品味的新款式
“現(xiàn)在的中國年輕人大多喜歡白色、藍色和黑色的產(chǎn)品,年紀較長的還是喜歡傳統(tǒng)的大紅色,而一些外國客戶則更偏愛薰衣草色、深灰色、咖啡色和蘋果紅。”瞿標祥介紹。
除手繩外
項鏈和吊墜也是結繡門中大受歡迎的單品
項鏈中,又以鎖骨鏈最受歡迎
以環(huán)保材料手工編織出的結繩鎖骨鏈
柔軟輕便,親膚度高,不易引發(fā)肌膚敏感
且服帖度好,不易移位
花色較為基礎簡單,可百搭
編織精巧,有足夠的精致度
吊墜的適用場景很多
可做女生背包的裝飾
也可做車內的掛飾
結繡門在掛飾的制作上
放棄了很多明艷度高的顏色
更多采用低明度、低飽和度的柔和色彩
讓這些掛飾在保留了其濃郁民族特征的同時
能夠更加適應如今的時尚需求
聯(lián)系地址:大理市下關西南方向約6公里處吊草村內
策劃 段義松文旅頭條融媒體記者 羅曼玉 文大理融媒 大理結繡門 羅曼玉 圖責編 謝同希審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