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出過一位無與倫比的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380多年前先后兩次往返于雞足山,共住了半年之久,他以悉檀寺為中心,白天外出考察,用雙腳走遍了雞足山的每一座山峰、溪流和廟宇,夜里記述游記,考察的內(nèi)容都被他詳細整理并記錄在游記之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統(tǒng)翔實的雞足山地理考察記錄,他把一生的重要成果留給了賓川,成為研究賓川地理、水文、地質(zhì)、生態(tài)等方面的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賓川雞足山也成了《徐霞客游記》終篇之地。
為弘揚徐霞客的精神,以此為賓川“建成世界一流水果之鄉(xiāng)、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全州工貿(mào)協(xié)同發(fā)展的重要經(jīng)濟增長極”做出努力,近年來,賓川縣委、縣人民政府、雞足山旅游公司在發(fā)掘、整理、宣傳雞足山徐霞客文化方面開展了很多工作。
整理出版《霞客游蹤》,按照《徐霞客游記》在賓川記錄的時間和線路,詳細整理記錄的人、事、建筑、自然景觀和民情風俗等,圖文并茂地進行展示,并對目前的保存情況和體現(xiàn)出的價值作了分析研究。
2017年5月,通過努力,把賓川縣申報認定為“徐霞客游線標志地”、雞足山申報認定為“徐霞客游線特殊紀念地”。
先后投資90萬元,安裝了“徐霞客駐足擲筆處”紀念銅像,銅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宿志鵬副教授設計制作,著名作家梁衡以《雞足山,徐霞客的最后驛站》為主題撰寫碑銘。
與江陰市聯(lián)合開展安裝了靜聞法師銅像活動,雞足山的靜聞法師銅像由中國徐霞客研究會劉瑞升副會長捐資建設,江陰徐霞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唐漢章撰寫碑銘,江陰徐霞客書畫院院長周湘云書丹碑文;江陰的靜聞法師銅像安放在興國園“靜聞堂”,銅像的背景鐫刻了雞足山全景圖,周邊張貼、懸掛了大量雞足山的照片和文字說明,并由賓川縣有關人士題寫碑銘。
修復悉檀寺“徐霞客古道”,修復了《徐霞客游記》記錄的黑龍?zhí)毒坝^,將《徐霞客游記》記載的29種植物和對雞足山“四觀八景”的記錄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在雞足山的重點節(jié)點進行展示。
啟動概算投資130萬元的皇姑墳修繕工程,對《徐霞客游記》中記錄的大覺寺僧人遍周等12座塔林進行修繕。
著名作家梁衡撰寫文章《徐霞客的叢林》發(fā)表在《北京文學》2019年第5期;中國《文藝研究》編輯部編輯趙伯陶先生作《悉檀寺徐霞客古道祭并序》;云南知名學者楊福泉撰寫《悉檀寺遺址考察記》發(fā)表在《邊疆文學》2021年第9期,在國內(nèi)徐學屆引起較大反響。
推出“霞客古道”途步線路,舉辦了三屆“重走霞客路·雞足靈山行”活動,參與人數(shù)多,影響范圍廣,雞足山景區(qū)也由此被評為“全國體育旅游精品景區(qū)”,“重走霞客路·雞足靈山行”叢林穿越挑戰(zhàn)賽被評為“云南省體育旅游精品賽事”。
籌建賓川縣徐霞客研究會,加強了與中國徐霞客研究會、云南省徐霞客研究會、大理州徐霞客研究會和江蘇江陰、浙江寧海、麗江等地徐霞客研究會的聯(lián)系,并聯(lián)動開展贈送《木氏宦譜》、紀念徐霞客在雞足山悉檀寺正月十五“注茶為玩”383周年活動、共同探訪徐霞客游歷線路等形式多樣、效果顯現(xiàn)的活動。
雞足山是徐霞客一生考察時間最長、住山時間最久,題詠詩詞最多的名山,也是他走過的很多名山大川中唯一修過山志的名山。由他完成的《雞足山志》,其思想和編修內(nèi)容,至今仍然深刻影響著后來的歷次編修工作。徐霞客為修《雞足山志》而做出的努力,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一個地理學家所涉及的范疇,他的才能學識堪稱典范。
明崇禎十三年(1640)正月,徐霞客結束了《雞足山志》的最后一筆,已經(jīng)不能行走的徐霞客坐滑竿離開雞足山,開始了他返鄉(xiāng)的行程。明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二十七日,徐霞客在家鄉(xiāng)與世長辭。
來源 看賓川客戶端
責編 劉榕杉
審核 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