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巍山古城,一說到“老黃嫂餌絲”,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黃家的(火巴)肉餌絲歷史悠久,到現(xiàn)在黃家柱手里已經(jīng)是五代傳承。
(火巴)肉餌絲州級傳承人 黃家柱:“ 論起我做這個的年數(shù)就長了,我們小時候就跟著我媽做,僅僅這里我就賣了30年?!?/p>
在一碗巍山(火巴)肉餌絲中,主角之一的(火巴)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容置疑,因此,從選肉開始黃家柱就必須嚴格把關(guān)。
“做這個(火巴)肉餌絲選肉就是選一年多的豬,要肉質(zhì)好的豬才行,要豬的前腿肉。太嫩的煮出來肉色也不好,湯也不香?!?/p>
為了達到(火巴)肉餌絲的最佳口感,“老黃嫂(火巴)肉餌絲”始終保持著為數(shù)不多的木炭燒肉的老傳統(tǒng)。
在制作(火巴)肉的所有環(huán)節(jié)中,燒肉是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丈夫江良國是黃家柱的最佳搭檔,也是她的得力助手。從22歲結(jié)婚到現(xiàn)在,夫妻倆靠勤勞的雙手,把黃家的????肉餌絲做得越來越好,黃家柱當仁不讓地成為巍山本地乃至大理州內(nèi)(火巴)肉餌絲的最佳代言人。
豬腿燒好之后放入冷水中浸泡,泡兩個小時左右加入開水認真洗凈,接下來就開始上鍋烹煮了。
筒子骨、扇子骨的加入,除了增加湯的香味,還巧妙地杜絕了肉粘鍋的幾率。
“煮的時候用冷水煮,不放作料,頭天晚上8點左右煮上,到第二天早上5點半放點鹽,就是原汁原味的,就到起鍋了,作料都是給顧客自己放。最好的時候一早上我們賣500斤餌絲,米線那些加上,達到1000多碗。”
2016年在第六屆巍山小吃節(jié)上 ,黃家柱制作出了碗口直徑1.96米,高0.9米的一碗“巍山????肉餌絲”,成功申報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
在自家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的同時,黃家柱還不斷無私傳授自己的手藝,慕名而來的學生來自大理、麗江、昆明等地,目前已經(jīng)有五六十人,不少學生學成之后回到家鄉(xiāng)成功創(chuàng)業(yè)。
"作為一個傳承人,要傳承下去呢,只要有人來學,我都愿意教的。"
來源 大理廣播電視臺
責編 代汪媛
審核 邱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