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綿密壯闊,卻有面面湖光面面風的散淡自由;沒有鏡湖八百里何長的浩渺慨嘆,卻有隨處可見的艷朵,亭亭倚畫橋的百媚千嬌。在洱水之源的每一個壩子里,只要有溪河流過的地方,就會有蓮的身影,春恨來時,小荷才露尖尖角,秋意漸濃,遂成枯荷泣雨聲,而最讓人愜意難舍的,當屬吹徹整個夏天的薰風和那風里看不厭的亭亭荷蓋、朵朵清蓮。
霞包霓荷碧,綠紅相倚擁云霞,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紅紅白白,用十分情意分開曉露,引來一壩子的煙水晴嵐梳洗村莊,送雙雙鷗鷺叫醒炊煙、綠樹、葦帳、溪泉、池塘。洱水之源的一天,就在無數個這樣的清晨里開始。如此一天的生活,穿行在香風漫野的綠樹溪河之間,你的心情會不會被朵朵芙蓉所惱,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即便最美麗青春的女孩,也總有人會妒嫉麗日風荷那最纖柔的腰肢,最翩躚的舞蹈,最天然的粉妝,最沁人的馨香。
小橋劃水剪荷花,可能會是許多人初對荷花時的沖動,但當你真的移棹入清浦,沐兩岸西風微涼,看晚霞幻化萬千光彩之中,眼前朵朵清荷恍似瑤池初宴,萬妃醉臉,一朵比一朵嬌艷,一盞比一盞青圓,隨著船兒慢慢移動,時有白鷺翩飛,不經意間又隱入暮色荷風,你的沖動不知何時已經消散,直待歸來才發(fā)現,除了荷香滿袖,菱角牽衣,你竟一無所有。
煙水晴嵐繞舍田,固然是美好一天開始的常規(guī)模式;斜風細雨濕人衣,未嘗不是詩意棲居的另一種狀態(tài)。水未必很闊,且看綠蓋半篙新雨,紅香一點清風,兩岸人家頻接畫檐。蕭蕭絲雨,幕天席地,風微影搖之間,如有別恨,何妨遠拋深浦;且行且珍惜,遺香逐畫橈,若待華燈初上,薄連霧夕,靜駐月輝之下,青嵐之間隱隱約約的遠村近樹,暗香浮動的荷浦月色,當有別一樣的風情韻致。
洱海之源的夏天,在綠的底色上,肆意妖嬈著她與眾不同的小家碧玉的天姿。盡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她并不艷慕——天賦本根如玉,洱源以道心同。未必雕鞍寶馬,未必娥兒雪柳,未必金樽十千,未必華蓋高樓,只要有一顆素凈的心,有一份清澈的情,有一種溫柔的愛,你就可以在玉雪竊玲瓏 ,紛披綠映紅的洱源之夏里找到那個本根如玉的自己。
來源 洱源縣文化和旅游局
責編 楊奧
審核 陳大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