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博物館館藏文物展示與交流,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2021年4月9日,由貴州省遵義市博物館、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共同舉辦的《蝴蝶泉邊好梳妝——白族服飾文化展》在遵義市博物館開展,展覽將持續(xù)至2021年6月15日。
白族是一個古老的農(nóng)耕民族,服飾文化源遠流長。白族服飾種類繁多,按其生活環(huán)境來劃分,可分為壩區(qū)白族服飾、山區(qū)白族服飾兩種主要類型;按其生活區(qū)域來劃分,可分為大理白族服飾、鶴慶白族服飾、劍川白族服飾、洱源白族服飾等。
白族服飾實用與審美相結(jié)合,絢麗多彩,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在中華民族服飾百花園中獨樹一幟。本次展覽分為“美麗大理”“白族簡介”“節(jié)慶大理”“白族服飾”“白族刺繡”“大理扎染工藝”等六個部分,展覽以白族服飾為載體,包含白族服飾和繡件飾品共計116件(套),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白族的服飾文化,通過服飾文化了解白族的精神面貌、宗教信仰、審美情趣等。
(精心布展)
白族的刺繡充分體現(xiàn)了白族民間美術(shù)的色彩夸張、造型多變的裝飾風格。刺繡圖案大致可分為三類:有樹木花草等植物,有鳥獸蟲魚等動物,有日月云石等自然物,廣泛運用于衣服、圍腰、頭飾、鞋帽、裹背、香包、方巾、枕套、帳簾等日常生活用品。
此次展覽是大理州博物館2021年外展的第一站,通過展覽不僅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活了起來,促進了兩地之間的文化交流,實現(xiàn)了館藏文物資源共享,而且更好地宣傳了大理獨具特色的白族文化,達到相互學(xué)習、相互借鑒的目的,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對更加繁榮興盛的文化的需求。
來源: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
責編 李舒琪 見習記者 海萊阿芝
審核 陳大衡